MATERNAL & CHILD HEALTH
经过漫漫的40周怀孕,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变得大不相同!产后,如果子宫恢复不好,子宫内尚有血块或者残留胎盘,子宫就会被血块堵塞,造成子宫收缩不良,有可能引发大出血。那么影响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原因一: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
胎盘一般是在胎儿从产道娩出以后5—15分钟左右,最晚不超过30分钟娩出体外,此时如果出现胎盘没有完全排出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宫内部的现象被称为胎盘残留。大部分情况,留在子宫内的是很难发现的非常细微的胎盘碎片,这就是所谓的胎盘残留。
若是子宫内仍有残留胎盘或胎膜组织,或是子宫收缩不良,会影响子宫复原的速度,这可从观察恶露排出的颜色、量与气味判别子宫的复原状况。正常情况下,恶露的量会愈来愈少,颜色愈来愈淡,约3周就会结束,过多的恶露属于不正常现象。
临产后,必须正确处理胎盘及胎膜的娩出,应认真仔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注意检查胎盘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管,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副胎盘。若怀疑有副胎盘部分胎盘残留或大部分胎膜残留应在严密的无菌操作下伸手入子宫腔内取出全部残留组织。
若检查胎膜后确认仅有少许胎膜残留,产后可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及抗生素,等待其自然排出及预防感染。
原因二: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
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如果分娩后护理不当,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也会长期出血。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粘液栓,这是人体的生理屏障,可以抵御细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期,分娩,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引起细菌的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治疗方式:仍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到对盘尼西林有抗药性的细菌,如临床治疗效果不彰时,则需要多方考虑抗生素的使用药物方向。
新妈妈产后或小产后体质衰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封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宫腔内尚有胎盘、胎膜残留,则感染的机会更大。
准妈妈产前应该定期到指定进行产前检察,接受孕期卫生指导,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疾患,增强体质。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产后注意饮食调养,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营养食品,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妊娠8个月后由于子宫口慢慢松弛,所以不要洗盆浴,更不要过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产后要注意卫生。
原因三:子宫过度后倾后屈
产后坐月子期间,要注意恶露排出与子宫恢复,以掌握子宫的复原状况。想想,怀孕前的子宫大小有如自己的拳头一样(约50克),为了孕育新生命,撑到好大(约1000克),当胎儿娩出后,子宫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孕前状况。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产后恶露。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会恢复成原来大小。
子宫的收缩恢复是否良好,可两项外表的指标来判断:
1、如果子宫恢复良好,检视刚生完的子宫底,从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到约两个星期,子宫就无法摸到,除非是长子宫肌瘤。
2、产后恶露的颜色从鲜红、暗红、深黑到淡红色,最后无色。但如果子宫过度后屈,产后恶露不容易排出,则影响子宫的恢复。
产妇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并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若确诊为子宫后倾后屈位,每天应行胸膝卧位2次,每次15~20分钟予以纠正。
原因四:产后排尿不利
在怀孕期,准妈妈体内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体外。但在怀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宫压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张力降低,在分娩时,胎儿的头又长时间紧紧地压迫着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缩力减弱,因此,虽然分娩后子宫对膀胱的压迫减轻,但由于膀胱肌肉张力的下降和收缩功能的减弱,膀胱已无力将其中的尿液排除干净。
另外,有些产妇在分娩时做了会阴侧切术,小便时尿液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也是产后小便困难的原因,也有些产妇不习惯在床上小便,也会引起小便困难。如果产后5~6小时仍排不出尿液,医生称之为产后尿潴留。
为避免产后尿潴留,嘱产妇于胎盘娩出后4小时内及时排尿。若产后6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并诊断为尿潴留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导尿。
产后小便困难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如果产后产生了小便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1、预防产后排尿困难的方法最好在产后6~8小时主动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液再解。排尿时要增加信心,精神放松,平静而自然地去排尿,特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2、如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也可用滴水声诱导排尿。
原因一: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
胎盘一般是在胎儿从产道娩出以后5—15分钟左右,最晚不超过30分钟娩出体外,此时如果出现胎盘没有完全排出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宫内部的现象被称为胎盘残留。大部分情况,留在子宫内的是很难发现的非常细微的胎盘碎片,这就是所谓的胎盘残留。
若是子宫内仍有残留胎盘或胎膜组织,或是子宫收缩不良,会影响子宫复原的速度,这可从观察恶露排出的颜色、量与气味判别子宫的复原状况。正常情况下,恶露的量会愈来愈少,颜色愈来愈淡,约3周就会结束,过多的恶露属于不正常现象。
临产后,必须正确处理胎盘及胎膜的娩出,应认真仔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注意检查胎盘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管,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副胎盘。若怀疑有副胎盘部分胎盘残留或大部分胎膜残留应在严密的无菌操作下伸手入子宫腔内取出全部残留组织。
若检查胎膜后确认仅有少许胎膜残留,产后可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及抗生素,等待其自然排出及预防感染。
原因二: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
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如果分娩后护理不当,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也会长期出血。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粘液栓,这是人体的生理屏障,可以抵御细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期,分娩,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引起细菌的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治疗方式:仍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到对盘尼西林有抗药性的细菌,如临床治疗效果不彰时,则需要多方考虑抗生素的使用药物方向。
新妈妈产后或小产后体质衰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封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宫腔内尚有胎盘、胎膜残留,则感染的机会更大。
准妈妈产前应该定期到指定进行产前检察,接受孕期卫生指导,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疾患,增强体质。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产后注意饮食调养,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营养食品,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妊娠8个月后由于子宫口慢慢松弛,所以不要洗盆浴,更不要过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产后要注意卫生。
原因三:子宫过度后倾后屈
产后坐月子期间,要注意恶露排出与子宫恢复,以掌握子宫的复原状况。想想,怀孕前的子宫大小有如自己的拳头一样(约50克),为了孕育新生命,撑到好大(约1000克),当胎儿娩出后,子宫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孕前状况。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产后恶露。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会恢复成原来大小。
子宫的收缩恢复是否良好,可两项外表的指标来判断:
1、如果子宫恢复良好,检视刚生完的子宫底,从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到约两个星期,子宫就无法摸到,除非是长子宫肌瘤。
2、产后恶露的颜色从鲜红、暗红、深黑到淡红色,最后无色。但如果子宫过度后屈,产后恶露不容易排出,则影响子宫的恢复。
产妇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并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若确诊为子宫后倾后屈位,每天应行胸膝卧位2次,每次15~20分钟予以纠正。
原因四:产后排尿不利
在怀孕期,准妈妈体内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体外。但在怀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宫压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张力降低,在分娩时,胎儿的头又长时间紧紧地压迫着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缩力减弱,因此,虽然分娩后子宫对膀胱的压迫减轻,但由于膀胱肌肉张力的下降和收缩功能的减弱,膀胱已无力将其中的尿液排除干净。
另外,有些产妇在分娩时做了会阴侧切术,小便时尿液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也是产后小便困难的原因,也有些产妇不习惯在床上小便,也会引起小便困难。如果产后5~6小时仍排不出尿液,医生称之为产后尿潴留。
为避免产后尿潴留,嘱产妇于胎盘娩出后4小时内及时排尿。若产后6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并诊断为尿潴留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导尿。
产后小便困难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如果产后产生了小便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1、预防产后排尿困难的方法最好在产后6~8小时主动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液再解。排尿时要增加信心,精神放松,平静而自然地去排尿,特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2、如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也可用滴水声诱导排尿。
相关推荐
相关词条
2
3
4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0